政记轮船公司是由张本政、张本财兄弟二人于1903年在烟台(芝罘)创办的华商轮船公司。1905年总部迁往大连。其后在日本人的庇护下发展成北方沿海最大的轮船公司。
张本政,字德纯,关东州旅顺黄泥川人。祖籍山东文登县。其父为贫苦渔民,生有三男二女,三男即张本政、张本发、张本财。
张本政于甲午战争后赴烟台,“在(日商)高桥代理店干了一个时期外交,后来他看到经营海运有利可图,便拜在日人梶原门下学习海运贸易。” ①
1900年,大连德和洋行(日)聘其为总经理。1901年,张本政租到两艘日本轮船——“贯效丸”和“宇和岛丸”,专驶烟台、大连、大东沟一线。“1903年,自行开设政记轮船公司于芝罘,经营煤炭杂货及船舶业,营业逐年发展。”② 1905年正月,将总部移至大连,並在安东、烟台等地设立分公司。“资本金四万元,分为十股,每股四千元。”③“ 1910年在日俄战争后获得的两艘轮船的基础上,又购置1艘日本轮船‘仁义丸’,改名‘胜利号’(3087总吨)。1911年再添购广利(1170总吨)、福利(1399总吨)两艘,营业日益兴旺。”④同时又租了五艘日本轮船航行于威海卫、烟台、龙口、天津、营口、大连、安东等地。1915年增资为100万元。
1919年张作霖在辽宁张本政所经营的营口轮船公司发生经济亏损的紧急关头,曾慨然借资30万东北币,……此后张作霖即将他所资助的30万东北币作为入股该轮船公司的投资。⑤
1920年将总公司迁设烟台,业务中心仍在大连,(4月1日)改组为烟台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仍为张本政兄弟独资经营。“1920年,政记已有大小轮船15艘,总吨位13571吨。其后又向日、德、挪威添置轮船3艘,近5000吨。行驶南洋线,多为不定期货船。在上海、厦门、汕头、香港、广州陆续设立分公司,其实力在北方各公司中居首位,在全国仅次于三北。”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系军阀吴佩孚将政记公司在天津、青岛、烟台等港口停泊的十余艘轮船扣留。……因直军战败,吴佩孚只好将这些船只放行。……由东北官商加股二百万元,使政记轮船公司度过难关。⑦以上便是“政记”从诞生之日到1924年的发展简史。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军阀获胜。由于在战时政记公司损失惨重,为了挽救这一华资航运企业,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将领联合各界商民投资“政记”。本文所要讲述的内容就是从这“东北官商加股二百万元”谈起。
据1925年5月2日《盛京时报》载:<大连政记公司改组奉天官绅投资二百万.> 政记公司在奉直战争中受有重大损失奉直战争后政记因赔累太巨不能支持有与日人合办之说奉天官绅各界以华人自有之轮船公司及航行权岂可轻易转让于外人由张上将军及各界官绅如张汉卿师长杨总参议王明宇韩麟春姜登选沈洪烈张惠霖刘海泉彭相亭热心援助投资二百万元由奉天方面及大连政记公司合同办理政记前途当可巩固矣。
以下是《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简章》摘录
第一条 本公司系就政记轮船公司改组之航海营业
第二条 政记公司现产合现大洋二百万元作为旧股另行招募现大洋二百万元作为新股共系现大洋四百万元。
第三条 本公司款额分为四万股每股现大洋一百元入股者以本国籍人民为限
……
第五条 本公司股款限五月三十日以前一次交足由交款之三日起按长年五厘付公息
发起人:张学良 杨宇霆 吴俊升 张作相 李景林 阚朝玺 郭松龄 张宗昌
阎泽溥 佟兆元 刘尚清 彭 贤 张志良 吴宝书 赵 钰 汲金纯
于 珍 张宗禹 张之汉 李友兰 邴克庄 王镜寰
有关营口当地商民入股政记公司的情况,有以下几份资料可窥一斑。
(1)迳启者查去岁营口县公署营口警察厅奉令向埠内各商户与贵公司劝募股款共现大洋四千五百元虽经发有临时收据然今数月之久未蒙发给正式股票究竟贵公司是否收到此项股款股票何时发放各商户甚为悬念相应函请贵公司查照示复以便转达各商户知照为荷 此致 大连政记轮船公司
营口总商会启 七月廿四日
(2)迳复者顷准函开查去岁营口县公署营口警察厅奉令向各埠内各商户与贵公司劝募股款共现大洋四千五百元虽经发有临时收据然今数月之久未蒙发给正式股票究竟贵公司是否收到此顶股款股票何时发放各商户甚为悬念相应函请贵公司查照示复以便转达各商户知照为荷等因查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为记名式者须将各股东之姓名住址备注股东名簿方合公司条例敝公司之股票既为记名式而官银号与东北银行所交之股款虽经列有花名而无住址亦有大数股款只注拨交者名号而未指定股东姓名者以是无由发给拟俟分函查问明白一同到省城发给之贵会各商户所交之股款是否交与省城东北银行望乞见复为荷 此致 营口总商会
政记轮船公司启 七月廿八日
(3)营口警察厅公启 敬启者案准贵厅函附政记公司收据二十张……
附单一纸 兹将政记轮船公司股东二十家通信处列左计开
公顺成(营口西大街)
永和成 同
广顺号 同
宝和堂 同
义昌慎 同
永顺泰 同
公隆行 同
通发栈 同
振德号(老爷阁北河沿街)
南源顺(营口西二道街)
得胜永 同
公顺号 同
德增和(营口南二道街)
增兴东 同
永源庆 同
永顺昌 同
裕泰号(营口东大街)
泰顺利 同
永兴长 同
永隆泰 同
营口总商会启 中华民国十四年九月十五日
以上便是营口当地二十家商号投资四千五百元现大洋入股“政记”的概况。
由于张本政彻底投靠日本当局,所以政记公司得以顺利地发展壮大。“根据1934年统计,政记共有500吨级以上轮船24艘,42998吨,其中1200吨以下各轮多行驶北洋线各口岸间(烟台至大连、天津、营口、安东、青岛、威海),1200吨至3000吨各轮多行驶天津、上海到南北线各主要口岸及远洋航线。百吨以下则派在安东、天津港内使用。还有1艘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我国没收的德船中华号(6026吨),20年代初为营口中华海外贸易公司所购置,交政记代理。30年代前后,政记是太古、怡和、招商局运费同盟(运费一律,规定份额,年终分摊)在北方的唯一劲敌”。⑧
注:
①⑦左域封《张本政与政记轮船公司》 ④⑧《中国航海史(近代)》P260-261
②北京支那研究会《最新支那官绅录》P42 ⑤窦应泰《张学良家族的产业》
③《交通史·航政篇》,第一冊,P334 ⑥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P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