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昌德商号是以1891年由营口白庙子村百善堂与公善堂以2:1的比例集资四十万两白银,在营口西大街路南成立的以银炉营业为主体,包括陆续成立的协昌永(绸缎庄)、泰顺增(绸缎庄)、德源福、世昌隆、元增涌(杂货行)、三菱代理部、关东火柴公司、世昌德(油坊)、世昌当(典当)及1904年创办的红楼茶园等十余家企业的总称。历经清末、民国、伪满时期的数十年经营生涯,为营口近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写了一幅波澜起伏的商业画卷。
大约于清顺治八年,有直隶永平府滦州人“王昌智”,[1]带领二个儿子王禄、王礼闯关东来到了辽河之滨的营口白庙子定居,后来王礼去了三道沟谋生。从——王昌智家族就在营口南郊一带繁衍生息,成为营口城市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
提起白庙子,其实是村中有一白石庙,也称为九圣祠,相传建于唐代。此后岁月沧桑、年久失修,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氏家族联络村民集资重修白石庙,并立有石碑一通。碑中有“清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二日立” [2]字样,并记有改修始末。该碑于1954年合作社期间,由村民砸断用作脱谷机的垫石,其后可能用于砌筑房基,这是营口城区最古老的碑文记载。
王氏家族的产业,最早是由四世祖王一士、王元士兄弟“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投资开办” [3]的永昌和油坊。
王氏家族部分谱系[4]
王一士 |
(1)
王焕宸
(聚善堂) |
(2)
王焕章
(福善堂) |
(3)
王焕新
(义善堂) |
(4)
王焕伦
(积善堂) |
王元士 |
赵夫人 |
淳于夫人 |
(1)王焕瀛(百善堂) |
(2)王焕澜(述善堂)
字海安,别名王澍霖 |
关于永昌和油坊,据1903年《营口市街图》标注,其位于现针织一厂后河沿,东邻永同庆、东永茂油坊。永昌和当年的投资状况是:“本族先人合伙在营埠开设永昌和油坊,系长支聚善等四堂、次支百善等两堂各得一半。嗣因长支之第三门义善堂早年将永昌和股本及产业如数撤出,清算完结,此后重新入股。长支之长门聚善堂入银贰千两作一股,二门福善堂入银贰千两作一股,四门积善堂入银贰千两作一股。次支百善堂同述善堂共入银捌千两作四股,统共银壹万四千两作七股。”[5]永昌和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歇业。
1894年营口油坊统计表[6];
义泰德8班 |
同兴岚12班 |
元茂号14班 |
永昌和8班 |
义顺魁12班 |
永同庆8班 |
西义顺16班 |
元顺和9班 |
义顺来10班 |
裕盛福6班 |
元德利6班 |
德生和2班 |
公永盛10班 |
长隆泰10班 |
同兴宏8班 |
元茂盛10班 |
东永茂6班 |
义顺盛6班 |
元在福6班 |
福德栈6班 |
永昌和成立的第二年(1876年),王元士因病逝世。淳于夫人带着6岁的王焕澜,含辛茹苦,将其抚养长大。“节妇王淳于氏,邑东白庙村人,王元士之妻,年二十三岁夫殁。一子存襁褓中,誓志守节,奉姑以孝闻。子渐长,督教綦严,学名成立,门庭光大,历艰辛逾四十余年。民国八年,请准褒扬,题额曰:‘今之孟母’。” [7]淳于氏办七十大寿时为1923年,以此推算,其23岁时为1876年。王焕澜学名成立,门庭光大,其标志就是进入官场。“王树林(澍霖),邑白庙子村人,清刑部主事署前直隶晋州知州。”[8]其还作过直隶文安县知县,应该说职位还算不小,没有辜负淳于夫人的精心栽培。文安县距北京不远,使王焕澜有机会浏览北京的名胜古迹,为日后在营口修建小红楼和王家花园打下基础。
光绪初年,埠内商业渐次繁盛,现宝银之需用增多,外城支来源愈广,于是银炉营业应时代之需要,逐渐添设。二十年之间,营口就有十余家银炉开业,表明营口的商业正趋全盛时期。
光绪十七年(1891年),百善堂以资本银7万两、护本银7万俩,公善(聚善、福善、义善、积善、述善)堂以资本银3万5千两,护本银3万5千两,公积银19万3千99两,总计40万3千99两资本开办世昌德银炉,地址在旧时西大街中部路南。“世昌德:(设立地方)营口大街,(设立年月)光绪十七年,(店主姓名)王百善堂,(营业项目)银炉兼发卖货物。”[9]营口银炉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近代的营口,榨油业是一大主业,而使用的大豆原料大多由水运自辽北运至营口。一些不法船主中途给大豆掺水,增加体积,从而损害了油坊业主的利益。为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包括永昌和、仁裕号、裕发号、裕盛增等营埠数十家油坊业户向当地官府—山海关道台投诉:营口的大豆“向由牛槽小船装载来营,榨油、销卖”。但不法船户“中途拌水”,使得“榨油水多油少”,“饼亦不坚”。为此,众油坊业户恳请官府在船只经过的“昌图、新民两府,辽阳、承德、兴仁、海城、开原、铁岭六州县及营、台两处一体派差巡查。” [10] 从而维护有关商家的利益。从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当年营口的一些经济概貌。
王氏家族为营口文化事业也作出过贡献,其标志就是兴建红楼茶园。在此之前,营口上规模的茶园只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贾宝庭、王子经等集资营建的,坐落在今西市区胜利里96—110号的裕仙茶园。“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巨商老王秧子(王焕瀛)出资营建,坐落在今营口市区安乐里86号,坐南面北,砖木结构,型似北京广和楼戏园” [11]的红楼茶园。北京广和楼即广和剧场,在前门外肉市。明朝末期,为津沽大盐商查氏所建,曾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戏楼。它与华乐楼、广德楼、第一舞台并称为京城四大戏园。清末至民国初期是广和楼的黄金时代,喜连成、富连成科班常年在此演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雷喜福等名角都在此登台献艺。
百善堂王焕瀛为将广和楼移植到营口,也砸下了血本。整个红楼建筑面积约1980平方米,木板二层楼。楼长55米,宽30米,高10米。门、窗和支柱皆涂朱红色。观众看池,楼下分为东西两廊,设有硬木条凳,舞台两侧为台耳座席,初时专供园主亲友观戏,后对外售票。中间置方桌,木凳为茶座。楼上三面设有包厢,每厢可容观众8-10人。厢前沿木板长条凳定为女席,共容观众1200余人。伸出式舞台宽11.5米,深10米,高9米。棚顶中心挂倒斗型拱顶,斗壁彩绘云鹤图案。上、下场门扇形匾额,书有:“出将”、“入相”,中间壁绘“刘海戏金蝉”,有时挂“守旧”。舞台底部埋有16口唐山大缸,用以音响共鸣。附台约60平方米,后台两侧耳楼设化妆室及演员宿舍。
该园建成后,著名京、梆、评演员莅此演出者举不胜数。其代表者有:元元红、小达子、田际云、刘喜奎、小菊处、开花炮、倪俊声、俞华亭、尚和玉、程永龙、白玉昆、刘汉臣、唐韵笙、张云溪、雯弱或、尚小云、荀慧生等。活跃了营口人民的文化生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6月,因营埠商号兴隆发副执事何万春挪借世昌德银两,拒不归还。为此,世昌德向商会投诉。“兴隆发副执事何万春,于本年四月初九日亲至商号挪银九百六十二两四钱一分。据云,该号新到客货虫宅头若干斤,现欲出售无主,急于用银。因再三向商号婉说,将银挪与该号,为客垫用。托言将货卖出即为补交。讵伊将银挪去,随即回籍。细询,该号并无外客到虫宅头之事。”[12]其实这是何万春骗人的小伎俩。后经世昌德查账,何竞将将此银过于东义丰号,收存何某自己永春盛号名下,至兴隆发生意已报歇业。这是生意场上经常发生之事,好在银两不算太多,最终何万春于民国四年返回五百五十两完案。
本年11月6号,营口东盛和五联号同时倒闭,亏欠本街及外地商号白银数百万两,世昌德号也难逃一劫。
东字各号欠本街行号银款清单[13]
道胜行 营平宝银九十八万两 正金行 营平宝银七十万两
正祥孚 营平宝银二万两 厚发合 营平宝银七万五千两
晋太丰 营平宝银二十五万两 庆丰号 营平宝银十五万两
世昌德 营平宝银十五万两 大盛亨 营平宝银十二万两
裕盛长 营平宝银二十三万两 裕盛源 营平宝银八万四千两
永惠兴 营平宝银十四万两 恒利德 营平宝银十万两
宏利和 营平宝银二万两 志发合 营平宝银六万两
裕发祥 营平宝银三万两 东永茂 营平宝银十万两
义太德 营平宝银二万五千两 元茂盛 营平宝银一万两
永同庆 营平宝银二万两 怡太和 营平宝银三万两
永升德 营平宝银十万两 裕太丰 营平宝银二万五千两
大森茂 营平宝银一万两 恒义利 营平宝银二万两
源成会 营平宝银二万两 兴顺金 营平宝银二万两
会通锦 营平宝银二万两 宝和堂 营平宝银二万两
同聚源 营平宝银一万两 官银号 营平宝银五万五千两
永远兴 营平宝银二万两 福春长 营平宝银二万两
从表中可知东盛和联号欠世昌德营平宝银十五万两,这不是个小数目,从中我们可知当年东字号案件的严重性。此案最终的处理结果,我们暂不得知,但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一般本国债户的还款率在20~35%之间,可见世昌德的损失至少在十万两左右。
本年12月,因与乐亭县刘氏家族在营开办的发字号发生债务纠葛,为此,世昌德呈控商会并转海防厅缉追。“本埠志、厚发合财东保合堂在直隶乐亭自立容发合,派伙李献之来营坐庄,买卖货物、会兑各埠银两,寓伊联号志发合商铺与容发合交往。挨至九月卯期,为其垫办银十四万六千两之多。于九月十二日,该老柜执事蒋德溥派人来商号开去往复清单,言及李献之有弊,特来查账。”世昌德方面满心欢喜,以为欠款能得以解决。然而,时隔二月,音讯皆无,蒋执事竞于十月二十四日不辞而别。而李献之被留营,世昌德以为其在筹办款项,还留有一丝侥幸。“岂知款未汇到,蒋德溥派遣两伙由乐亭抵营将李献之看守,声言李某私弊太重,亏空号款数万两。财东大怒,诚恐逃逸,着人先来绊住,随后县差持票来提,解至乐亭押追” [14]明眼人一看,这上演的是一出双簧闹剧。如果人被提走,世昌德欠款还能追讨吗?乐亭刘氏为京东第一巨富,为此十余万两欠款竞不惜买通官府设局演戏,真是用心良苦。世昌德看出门道,投书商会转海防厅,将李献之留营并将执事一并严追。此案后续如何?不得而知,商场上之险恶可见一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正是由于乐亭刘氏欠款一案的牵涉,时任商会董事的世昌德副执事姜立堂分身乏术。为此,姜向商会呈请辞去会董一职。“商号与上年被直隶乐亭巨富刘应麟开设容发合生理分庄营口,欠去商号川换银十四万七千余两。经该住营之伙李献芝屡讨未还,世昌德副执事姜立堂禀称为难充董事……辞事。”[15]姜玉堂,字兴基,山东蓬莱人,营口金融界名人。此时重任世昌德银炉副执事。
本年4月,世昌德、裕盛增、恒有为、东生怡、义盛德、裕亨隆等营埠六家商号,因新民屯永升长号拖欠货款一事向商会呈诉。“商等于光绪三十一年在新民屯街店商永升长号内有存栈货、物豆等,该店荒闭云云。照会新民府商务分会,请为秉公追究,以释债累,而恤远商。”[16]又是一笔债务,相隔数百里,追讨的难度应当很大,世昌德等号的损失是难免的。
本年7月,世昌德又因本街元顺和欠款一案而诉之商会。“具禀银炉世昌德,因本街元顺和杂货生理有欠商号营平银壹千余两,屡向追讨,抗不交还。兹闻东字号债内有欠该号,原欠银二百七十二两二钱五分。商号向伊追要,伊仍支吾。事出无奈,禀恳商务总会今将此银扣留。”[17]欠帐壹千余两,能要回二百余两也是好的,足见生意场上之艰辛,现今社会也是如此。
宣统元年(1909年)1月,上文提到的元顺和欠款一案,由于另一债主王殿等呈控海防厅,为此,世昌德呈商会移请海防厅并案诉追。“因元顺和欠商号银壹千零三十三两八钱壹分,迄未交还。经该号央人理处,未及理完。现经该号债主王殿等呈控海防厅宪,迅追在案。”[18]元顺和能认帐,看来事情还有转机。
本年8月,前文提及的新民屯永升长商号欠世昌德等各地商号债款一案,首先是于新民府苏秀峰在该府地方审判厅呈控,后由新民审判厅向各地发文询查债款一事。其在给营口商会的公函中称:“本厅咨提新民府苏秀峰,呈控荒闭永升长财东薛明玉欠债不偿一案,讯据薛明玉,供认伊铺荒闭后所欠各处帐目甚多,现已函之各债主拟欲破产分还等语。”[19]这是首次有文字批露世昌德与外城商号有业务联系。虽然具体债额不清,但世昌德的损失怕是难免了的。
营口是南北货物的贸易枢纽之地,很多南货是由上海用轮船运来售卖的。“营口远来洋行代理招商局轮船装卸货物历已有年。商(世昌德)等于上月(宣统元年七月)二十七日装普济船洋杂货若干由申来营,洋面被瑙国船撞伤开漏,前驶不能,就在威海地界将货另过爱仁船运营。”本来货物已受损,然而货主提货时,运方却要“各货按照估本百两索押现宝银七两五钱,否则不能发放”。 [20]为此,世昌德等数十家商号联名向商会呈控,裁断此事。
本年,营口已设直隶厅行政建置。12月,商号世昌德、恒义利、大盛亨三号通过商会转直隶厅电请吉林府查封公升庆号以偿债款。“据恒义利、世昌德、大盛亨等三号禀称,吉林公升庆号在营欠该三号营银六万四千四百五十四两四钱三分,狡抗不偿,阴谋诓骗。叩恳移请直隶厅电请吉林府速饬查封。”[21]三号统共债额六万余两,其中“欠世昌德营市银一万七千八百十五两七钱四分;欠恒义利营市银四万五千二百八十六两三钱二分;欠大盛亨营市银一千三百三十二两三钱七分。”[22]世昌德债额将近二万两不算少,不知此次世昌德能讨回多少?
本年12月,世昌德号中发生一起小事故。有号中伙计因冬季扫雪与人互殴被警局带走,世昌德请求商会函请警局放人。在商会致巡警总局的公函中称:“前数日有商董同兴宏、世昌德柜伙与日报馆雇工因抬雪争路,致生口角,相与殴击。”[23]这里的同兴宏应是同兴宏西栈,与世昌德旧址相邻,而日报馆应是指《营商日报》馆。小伙计年轻气盛,偶有失误,应是小事一桩。
现今保存于辽河大街西段路南的世昌德遗址是1929年兴建的,而先前的旧址要向北移一段。宣统二年(1910年)8月,世昌德要将此旧址(称北栈)兴修为坐南朝北的六间门市房。由于该地址原先是租与仲姓和马姓各半,现今可能是将其买下。而该址西侧与西义顺联号的义顺复相连,为此,世昌德邀请相关人士及商会、警务总局公同勘验界址,以便施工。在商会给总局的信函中称:“世昌德禀称,为修理市房,恳请验明界址,以便兴工而昭公鉴事云。禀恳酌派议董商呈,再邀义顺复副执事暨马姓公同勘验界址,区 分明,以便兴工而昭公鉴。”[24]而世昌德在给商会的信函中更详细地说明了缘由。“商号北栈拟修坐南朝北门市房六间,其基址系租仲姓与马姓各半,原无界墙,有竹篱相隔。今既盖屋接界理宜两造验画清楚,方免轇轕。前曾函邀仲姓来营看界,彼双不克离身,当有函请义顺复执事崔理臣,托彼会同商号并商会秉公丈量。”[25]详情不必细说,从文中可知,世昌德初创时是租于仲姓和马姓的旧房,1910年重修门市房六间,1929年拓宽马路、基址南移,修成如今保留的二层楼房。
世昌德曾入股中日合办正隆银行。宣统三年(1911年)6月,正隆银行招开股东大会选择总理。“中日合办之正隆银行,于十八日在营埠招集股主开会,当选定头取(即总理也)以下各员其姓名如左∆头取 安田善三郎 ∆常务取缔役 原田虎太郎 ∆取缔役 李序园 冈部次郎 外二名 ∆监查役 世昌德 伊臣真 ∆本店支配人 野津孝次郎 同副支配人 松村久兵卫 ∆旅顺支店长 三宅元 奉天支店长 石塚英一 营口支店长 高木成德。”[26]世昌德入股银行业,可见其经济触角的深远。
同年10月,世昌德等6家商号因长和福号欠款而诉之商会。“商号会通锦、厚发合、裕庆隆、世昌德、壬大顺、兴顺金等六家因长和福欠商等六家共银壹万贰千余两……。财东朱胜藻在该号共支欠银捌千余两……。该东在长和福仅有东本叁万五千吊而支欠至捌千余之多,其容心倾骗。”[27]后续结果不知如何?
王氏家族于光绪元年兴办的永昌和油坊,历经30余的苦心经营,由于后期用人不当,股东支款过多等因,终于光绪三十年渐就歇业。在民国元年(1912年)的清算公结书中称:“后期适被执事未得其人,以致永昌和生意亏赔,于光绪三十年渐就歇业。查算帐目,原本耗尽。各东支使已过万两,由此外欠各债竟有壹万六千之多。幸赖世昌德连年得利,即将分得余银及永昌和遗留之铺垫、油碾、傢俱折变得银叁千余两交与世昌德一并分偿,外欠夙债了清。所入世昌德股东三股后添五厘,又代照空股五股共四股,原列永昌和所起之和记名头。但永昌和歇业年久,未便再用和记。今各堂和衷商议,自中华民国元年拾月起,将世昌德红帐内银身分股共四个统改为公善堂名头,仍按两支七股分劈。” [28]永昌和最终的结果就是清算后剩余资产,以公善堂的名义划入世昌德。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百善堂王焕瀛可能已经过世,百善堂的签字人是其长子王守基。在此,我们将百善堂的人员构成支列如下。
(百善堂)王焕瀛(郭夫人) |
(1)王守基、字孟玉、
别名王家麒(百善堂) |
(2)王有基、字仲羲、
别名王家麟(一善堂) |
民国二年(1913年)1月,营埠世昌德、恒兴公因承租盘山厅境内之莲花泡鱼业与当地北二乡当局发生争讼,后经人调解撤讼。“商等办事人丛蔚芳于去年冬月,因莲花泡鱼租与盘山厅北二乡议长争讼。后经盘山厅议事会议长孙星桥先生、商务分会总理李庄余先生等调处和息。具禀以保全河道,不准该会再租,即各领户亦不准以该河泡租与渔户插箔。”[29]看来世昌德的商业触角还延伸至盘山,真是金融、商业、娱乐、作坊、渔业五业兴旺发达。
营口是一贸易大港,轮船进出是相当繁忙的,而海关又要验货、纳税,如果协调不好,容易造成压船压货有损商务。民国以前都是先验货提货后纳税,民国伊始,海关出台新政,先纳税后提货,这给货物流转造成窒碍,从而损害商业。为此,民国二年(1913年)4月,包括世昌德在内的十余家商号呈请商会出面调解。“营埠开关以来,多年旧规,凡轮船出进口货物一经商号报税,贵关当即核对相符,立发报单验关提货,至后始对洋总单并发税单完税。...讵料去年贵关情恐有错,忽改新章,轮船出进口货物须经贵关核对洋总单,并将税款数目核妥发出税单方能验货,尚得将税银完讫然后方准装载提货。...前轮到者未及报提,而后船相继又来,...买主着急,不是退货,就要落价。”[30]从常识上讲,压船是要赔偿损失的。海关的这一作法目的是怕税收流失,但给商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不知事件后续是如何解决的。
进入民国三年(1914年),世昌德等号又涉讼荣和兴商号债务。“荣和兴生理前经荒闭,共欠商号(义顺长、世昌德)等银七千八百五十四两三钱二分,除该号在义顺长存银五千四百六十四两六钱七分扣抵外,尚欠商号等银二千三百八十九两六钱五分。...该执事马金溪藉词搪塞,复与其股东马明俊伙谋抵抗。...马明俊现为源胜川号大股东,素称殷实,...禀恳贵总会迅予派差传集。”[31]源胜川位于西大街东端路南,经营瓷器等南货,经理高连升。
营口有一关东火柴公司,创办于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注册领照。由于经营不善,于民国三年停产。民国四年7月,该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将公司资产转让于公司董事王家麟(仲羲)继续经营。“营口关东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原系王灏等所创办,于民国二年间曾经禀请贵会转禀工商部注册,领到民字第三十一号注册执照在案。该公司自去年五月停工之后,今春经该股东会议决出兑。由姜立堂介绍,于五月初经谢裕昆、迟艳堂中证,将该公司名义、商标、机器材料生财及房屋等所有权统盘转让于家麟永远为业,计总价小银元壹万九千六百元整。”[32]这表明百善堂跳出商圈,正式进入火柴工业,标志着王氏家族经营理念的重大转折。
民国四年(1915年)4月,营埠永远兴号因与同庆公号债务问题而诉之商会,后经包括世昌德执事乔君平在内的诸君给予从中的调解。“同庆公欠商号炉银七千八百六拾七两八钱一分。禀悉,仰候世昌德乔君、义顺厚刘君、英发合周君” [33]居间调处,此案最终圆满解决。
本年末,由于时值冬季封河,外埠人士大都返回原籍,因而造成娱乐界生意萧条。为此,裕仙茶园执事张兰顺、红楼茶园执事王景山,呈请商会转请税捐局税捐减半。“茶园营业现值冬寒之际,生意异常萧条。前请免捐,蒙批碍难照准等谕。奉批之下,理宜勿渎。但茶园日间卖资入不敷出,而观戏者亦然廖廖,以致戏价减至楼池客座每人半角,两廊收铜元三枚,艰难莫甚。该一行群生无赖此度口,惟坤捐既难准免,可否将冬腊两月唱捐两人归纳一捐,以济时艰。来正戏园倡旺依然照章缴纳全捐。”看来娱乐界也有艰难之时。最终营口县知事朱蔼亭于来年12月发文:“批呈,悉□据一再恳请,特准阳历12月起减半收捐,以两个月为限,以示体恤。嗣后不得语言为例,此批。”[34]官方总算发了慈悲,解商家一时之困。从文中来看,好像除茶园要交税外,坤角还要格外交纳人头税。
民国五年(1916年)5月,随着春暖花开,外埠商客的回归,营口的娱乐界又开始日渐兴旺,新的茶园又陆续开张。“本埠剧团由正月起首推裕仙,红楼次之,现西街永大茶园旧址改名文明西舞台。”[35]新茶园的涌现,标志着营口经济兴旺发达。
本年8月,前文提到的红楼茶园执事王景山,在娱乐界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又另组社团,“现有商民王景山等由天津邀到坤色角色,合股本在小红楼院内开设红楼茶园。”[35]新的红楼茶园应类是于现今企业的承包制,也是一大创举。
民国六年(1917年)3月,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电影也进入了营口街面。营埠英商从英国引进电影在小红楼放映。“本埠洋商总会议董费大夫、魏尼士、久维思等前因由伦敦运来(影片),小红楼开演三日。”[37]小红楼也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
本年7月,有海城庆城和号在营埠买去包括世昌德在内的数家商号货物,未付货款。为此,众商家投书商会转请扣留。“海城庆城和号,本年阴历六月初间,该号营客张润芝在商等号内购买布洋杂货共合营平炉银四千七百四拾二两二钱六分。世昌德,老头漂布四疋,兰团龙漂布十疋, 狗头粗布一疋。”[38]从中我们可知,世昌德不但做银炉业务,还兼营布疋等商贸事业。
营口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洋货从其他口岸进口再转至营口只须缴子口半税,而该货在销往内地凭子口单就可免税了。民国六年,由于锦县税捐局对上述洋货加增销场捐税,使相关商户负担过重。为此,包括世昌德在内的营埠十余家商铺转请财政厅有关子口销场税事宜。“查洋货子口半税原系定章,由营发售内地之洋货向由海关请领了子口单,均系到货之家代客请领,单内原无买客字号经过税捐局卡验明放行至掯销地点税局准予缴销子口单,不另纳税,照章办理已久。近因锦县税捐局征收销场税不予验销子口单,以致华商运售洋货难免窒碍。而洋商运售洋货子口单仍所有效,不征销场税。”[39]从文中看出,锦县税捐局有歧视华商之嫌。之所以提及锦县,看来营埠之洋货销往辽西一带不在少数,才引出这起诉案,不知结果如何?
民国七年(1918年)初,百善堂二代传人王仲羲,因与本埠回民张松柏因争买金少堂园地而闹上法庭。“本埠回民张松柏行为卑鄙,为富不仁。近与著名富户王仲羲因争买金少堂之园地,两造大起纠葛,具诉法庭……。金少堂近年来因欠债累累,穷极无聊,遂欲将祖遗之园地全行出卖。张松柏闻之遂欲出资购买,当与金少堂将该地购妥,出资二百元先立单契……。旋经王仲羲乘隙出资,将金少堂之地买妥……。讵被张松柏查知,以金姓之园地乃系已之乡地,当然有优先权。王仲羲竟敢偷买,殊属违背公理,遂诉之于法庭。”[40]文中叙述之事,谁是谁非不必判究。王家财大气粗,确实不假。只是不知此处园地位于何处,有待日后研判。
本年4月,世昌德因与山东龙口商号恒信合因债务问题而诉诸商会。“埠商世昌德到会禀称,龙口恒信合商号股东兼执事卢德生,前在营购买货物,积欠银平营七百二十七两三钱八分,迄未偿还。恒信合业于去岁歇业,当将东股货物作四扣兑与源发东。卢德生在恒信合原入东股一份,黄市钱贰千吊,按四扣折合捌百吊兑与源发东,当立有欠帖。期至今年阴历三月交付。”[41]又是一笔欠债,不过债额并不算大,跨地区讨要,难度很大。
民国八年(1919年)初,世昌德银炉因与日商小寺洋行在银、洋比价上发生争执。小寺洋行经日本领事向营口商会投诉,在交涉员的公函中称:“据小寺洋行主任川越重治所禀称,该洋行于上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经纪卖世昌德过炉银四十锭,言明付兴业银行发行之小洋票,当即向世昌德请求。乃商务会公定兴业票对过炉银之行市以银一锭作为六十九元三角,谓为官行,贵国商人可以自由折作。外国商人规定为六十八元三角,不得适用官行,因而拒绝之。遂即派店员至西义顺,质问其对外国商人行市不公平之理由,终以不得要领。”[42]民国十七,国内金融市场上流通多种中外货币,因而也就产生了兑换的比价问题。文中的银锭以小洋票兑价,华、洋两方相差一元,不知其原因,在此也不必深究。甚于小寺洋行找到西义顺号,是因西义顺财东李序园时任商会会长所致。
本年2月,前面提到的王仲羲与张松柏争卖金少堂园地一案,已在营口地方审判厅立案。张松柏在诉状中称:“缘民前诉,王仲羲盗买地基、伪造文契一案今已月余,未蒙正式开庭审理,理宜静候、曷敢多渎。惟该被告等将文契倒写日期,署民金少堂与亲笔立之予约于不顾,请求调查。伊在商会交款日期并地邻画押之期及百家长魏殿升等即足证明伊倒写日期之伪契。”[42]文中提及的内容是否属实,在此不必深究。事情的缘由可能是王仲羲出高价买下了金少堂的这块园地,事件最终如何?不得而知。
本年3月,时任世昌德执事的李前颖,其在山东原籍突遭匪抢,并绑去次子及长孙二人。为此,世昌德向商会呈请转辽沈道尹荣厚发给护照,前往探访。“商号执事李前颖,籍居山东蓬莱县,距城三十里,村名三十里埠。于去年阴历十二月十五日晚间,忽有悍匪三十余名,各执枪械,越墙而入,劫去衣饰等物为数不赀。又架绑前颖之次子贰宏、长孙存琅,窜入山谷。几及半月,后经军队进剿……特派伊之同宗李星三,年三十七岁;李锡五,年三十四岁,二人前往劳山探访,(呈请)发给护照。”[44]世昌德对下属的关心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不知此行的后果如何?
本年10月,由于本埠公职人员到茶园看戏大都不买票。这给有关商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此,各茶园执事联名投诉商会呈请县公署给予保护。“具呈人,本埠剧园联名恳请保护营业……。客坐虽满,而买票者不多,稍一过问,机关职员即说……万出无奈,叩乞钧处恩准,……概行购票入座。”[45] 这种情况在旧社会应司空见惯。
本年,由于王家四世祖王元士之淳于夫人誓志守节40余载,抚育幼子王焕澜(海安)长大成人、光耀门第。经地方官府呈请,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特赐“今之孟母” [46]匾额,以示褒扬。
民国九年(1920年)1月,有义县商号同升庆欠有世昌德、万兴利等营埠十余家商号货银近万余两。为此,世昌德等呈请商会转义县商会给予追缴。“商等于九月卯后曾被义县同庆升赊买货银八千七百七十六两二钱二分,奉票六百一十元六角八分。延至腊卯迄未归还,商等不得已派人往讨。讵料,同升庆之执事居心叵测,竟敢勾串伊之亲朋私将钱货运出,希图隐藏。间有同城债权擅将同升庆货物任意取出,核其价值反至超过债额数倍之多。”都是欠帐惹的祸,同升庆的赖帐伎俩都已司空见惯。在这万余两债额中“世昌德货银贰千九百六十两0九钱六分”。 [47]好在数额不算太大,当然损失是难免的。
本年4月,由于世昌德还经销蚕丝货物,由于营口税关对此种货物征税,当得知烟台税关对此免税后,世昌德呈文商会转山海关监督照烟埠例则办理。“顷据烟台长生利函称,该埠税关曾有牌示,凡出口蚕丝、乱丝头以及茧扣、茧绸概行免税云云。而埠税关尚无此种布告,相形之下,未免向隅。”[48]为此,山海关监督公署向东海关税务司发函,研讨此事。最终应该是给予免税待遇的。
本年8月,世昌德财东王仲羲、经理姜立堂入股裕泰号茶栈。“营商裕茂泰茶栈夏令倒闭,亏欠债主二十余万两,铺垫、货物销售困难,收拾手续诸般掣肘。若不组织新事接兑,该号债务无日了结。同志等有鉴于此,故合组裕泰号茶栈接兑旧事。”裕泰号位于老爷阁东大街。从文中可知,裕泰号是在裕茂泰歇业老号的基础上组建的。“本号资本五万两,分作五百股。王仲羲三十股,姜立堂四十股,每股营平炉银一百两。”[49]王氏家族又进军茶行业。
本年10月,营埠自客岁(1919年)义字号倒闭以来,义号债案的外欠者有袁芸生名下原借本银一万三千两。在清查袁芸生产业时,查得其在“百善堂东邻有地段计三十六亩零八分(袁芸生名下摊六亩二分),估洋壹千二百元” [50]袁芸生的荒地位于百善堂东邻,是否是指白庙子村东邻?这留给以后探讨。
本年11月,世昌德有更夫姜志武,时年23岁,山东蓬莱县渐水村人。本年1月份,因事被警察凶殴致伤,曾在古川医院由主医古川米吉诊治。11月,世昌德在给商会的文函中称:“商号更夫姜志武因被警察凶殴,呈蒙贵会面禀警厅秉公核办。”[51]旧社会的警察执法粗暴,反映当时社会文明的落后。
民国十年(1921年)4月,营埠益盛远、西益盛搁浅歇业。曾欠有本街世昌德、永惠兴、公益银号等16家银款。“西益盛、益盛远共欠本街客里共银十九万四千两。查其外城、本街暨该之货物等共值银十三万四千两,该东陈子成另拿出房产契据。”[51]陈子成(章达),江南人氏,营口富绅,肇兴轮船公司发起人之一,并出任首届经理。位于现今市委加油站西侧即旧时的陈家花园居住。需要指出的是,陈子成即王仲羲的舅哥,陈子成的妹妹即王仲羲的首位夫人。此案看来不难解决。
本年5月,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艺名麒麟童)首次来营献艺。他在小红楼演出的麒派代表戏《四进士》、《萧河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清风亭》等,倾倒了营口观众。
本年12月,有辽阳县商号仁记栈倒欠营埠十四家商号货银若干,且容心搪塞。为此,包括世昌德在内的相关商号向商会投诉,协助查追。“辽阳县商号仁记栈,前在本埠买货,计欠商等炉银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两六钱三分,票洋一百八拾五元二角之巨,该号于本月初旬竟已荒闭。”这其中欠“世昌德炉银七千七百十九两二钱九分”。 [53]七千余两白银不算少,不知此债世昌德能否追回。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自民国八年徐大总总统颁饬“今之孟母”褒扬匾额之后,王焕澜(王澍霖)便着手为其母修建褒扬牌坊。由于建坊的石料须从太子河流域运来,为沿途通行无阻,特由其侄王仲羲向官府申请标帜二方。“具呈人王澍霖,年52岁,营口县人。呈为建筑褒扬牌坊,拉运石料,恳请鉴核。民拟在营埠与家母建修褒扬牌坊一座,现已鸠工。兴修所用石料均由辽阳太子河地方载运。民恐道路遥远、交通不便,遇有沿途阻难致误工程。不揣冒味,理合备文呈请标帜二方。”[54]从文中可知,1922年王焕澜52虚岁。那么他的出生年份应为1871年。该牌坊建于现楞严寺公园南门东侧,是一座三门洞式的石坊建筑,规模宏大,所用石料应是数量庞大。当年从辽阳太子河一带用大车运来,也实属不易。石料当年运来之后,即进行刻制。在2005年通惠苑建筑工地上出土的〈营口王氏遗嘱碑〉的附属石柱上,刻有“中华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1922年)”[55] 的年款,证明是该年刻制的石坊。“文革期间,石坊被破坏,现有残骸一石坊座,横卧于公园南门东侧。”[56]这是关于“今之孟母”仅存的一点历史见证。
本年3月,有盖平人赵子勤、由景堂合伙在洮南府开设东庆成号生理,曾欠有营埠世昌德、宏顺东等号债款。为此,世昌德等联名投书商会,协助追讨。“赵子勤、由景堂二人素在洮南府合资开设东庆成号生理,历有年所,于商等欠有来往。惟于民国九年间经该号财东赵某向商等共陆续赊去货款营市炉银捌千二百二十二两五钱,奉票二千一百零九元六角九分。历卯函催,于十年正月间来函声称倒闭。赵子勤、由景堂均系盖平巨富,广置田产。赵子勤、由景堂均在本埠合丰全号寓存。”这其中欠有“世昌德炉银壹千四百二十八两七钱一分”。[57]债额不算太多,又有田产可抵,此案应损失不大,但是讨要过程将很艰难。
本年7月,由商会会长潘玉田,为活跃金融市场,发起成立商业储蓄会。“呈为设立营口商业储蓄会,具附章程并存款、货款细则,呈请备案,并转请财政厅、道尹公署一并备案。股款奉大洋六十万元,作一万五千股,每股四十元。”这其中有“金丽源王记六百股”。 [58]不知这金丽源王记是否属于白庙子王氏所有?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季,王家的石牌坊已刻制完毕,到了该立牌坊的时候了。本年又是王淳于氏的七十大寿之年,据王仲羲的长子王锡恒回忆:“确认立牌坊时间为1923年,正当他八岁时,在那年炎热的一天,他家在三江会馆为其曾祖母王淳于氏庆贺七十大寿,牌坊就是庆寿当日所立。”[59]王锡恒生于1916年,现年(1988年)73岁。
(一善堂)
(王有基)王仲羲(王家麟)
(1888~1942年) |
(1)王锡恒
(1916~ 年) |
(2)王锡彬 |
(3)王锡存 |
(4)王锡琏
(1921~1980年) |
(5)王锡厚 |
百善堂王仲羲与积善堂王铭三在旧时的马市街路北合伙拥有一所房产,出租他人。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因租户满洲物产(日)拖欠房租,王仲羲将该日商及执事告上法庭。“商与王铭三在本埠马市街路北伙有市房一所,共计一百五十余间。商之半部昔年出典于王铭三名下,去岁七月间备价赎回,每年所得房租与王铭三平分。内有一部分在商未赎回之先已租于日商满州物产开设东惠兴机器油坊生意。商赎回之后视房租较轻,遂通知该号执事张明远增租至四千五百元,该号当已认可。房租向系三、九月两期交纳,商于去岁旧历九月一日即应收头期房租,而张明远非设词支搪即避而不见。”[60]好在房租数额不大,此案应不难解决。
本年12月,世昌德自置人力车一部,请领免税执照。“商号世昌德自置人力车一辆,请发给自用车牌一片,以免纳捐等因。准此除由本厅电令该号直接来厅领取第五十号自用车牌一片。”[61]看来,当年的自用车是免税的。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营口关东、甡甡、三明三家火柴公司为组织同业联合会,保护自身权利,而根据章程向商会出具担保商号文书。“敝公司等为保全同业权利起见,经公同南、北满火柴公司组织联合会,拟定章程十四条。在章程第八条内拟定有本章规定之后双方应各觅本埠商会,出为保证担任清理违章罚金责任。承保人:(没沟营世昌德记)、(营口同安得记)、(营口德盛利记)。”[62]这里,世昌德是为关东火柴公司担保的。只是不知此时关东火柴是王家麟(仲羲)的个人资本或是王氏家族合资兴办?
本年度,时值4岁的王锡琏,即王仲羲的第四子,过继于王焕澜。
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马市街王氏房产的租户,日商满洲物产代表人旦睦良突然在法院呈控积善堂王铭三欠债不还。“渎者自民国九年经积善堂代表王铭三以自置房产押借敝商满洲物产本息共计奉票七千四百拾五元壹角叁分,金票五千六百七拾壹元七角,附含借贷清单壹纸。俟后,敝商因财政不足,转押与福申银号。迨至民国拾壹年冬,敝商停止营业,无力偿还此债,拖欠至今,毫无头绪。该积善堂竟置诸不理,福申银号又屡屡催讨。”[62]看来,这是一宗连环债案。联系前文,满洲物产欠王仲羲房租、又欠福申银号押款,而王铭三又欠满洲物产押款,实在是太复杂了。
本年2月,世昌德油坊申请开业。“敝号现拟在警察二署北二道街一分署,门牌三十五号院内兼设油坊营业。由敝号资本内用奉票洋五千元作为油坊资本。执事人李晓山,年五十六岁,系山东蓬莱县人。工伙五十余名,专以制造豆饼、豆油为本业。为此,函请贵总会转请营口警察厅发给营业执照,以凭营业,是为至祷。”[64]王氏家族终于在永昌和油坊荒闭20余年之后又重新进入榨油业,可喜可贺。至于该油坊的准确地址,查得有关资料为“广隆码头街” [65]推测世昌德油坊就在原永昌和旧址。世昌德申请执照的当日,营口警察厅下达“公函第791号:贵会函开为埠商世昌德兼营油房生意,请准发给执照。俾凭营业等因,准此。当饬科核准填发营业执照。”[66]从文中可知,当年企业登记、发照是由警察部门负责的。世昌德油坊的开业,标志着王家的事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述善堂王焕澜身患重病。为了预防不测,因此留有遗嘱一篇。王焕澜育有一子五女,儿子和大女儿早逝。因此,王焕澜后继无人,才将侄子王有基的四子王锡琏过奉身下,并将一切后事委托王有基料理。该遗嘱一式二份,由自己的一位夫人保存。
民国〈营口王氏遗嘱碑记〉[67]
□德堂、四箴堂、三多堂、九如堂、乙卯堂、己未堂同悉:
吾家男丁本无□人,惟有基侄是吾素所亲爱之人。不但此时,伊有生以来,余即喜欢,□非今日之语也! 是尔等素所共知。有侄处人行事,素为我所信任。
我□非京大病后,精神、身体大非昔比,今年又连病数次,更觉精神恍惚,言语难涩。常做头晕心跳,手足麻木等状。我想体胖之人,易有风火之疾,□时恐不能说话。我已与有侄特留一书,以备将来托孤只用,我身后[5]事,有侄自能料理焉。尔等生前死后事,有侄亦能遵照我所遗瞩□□毋庸赘言。惟承祧一事未定,我心不死,遍观诸侄孙中,惟有有基侄第四子占群,是我素所心爱着,我已与起名锡琏,字彝之,一□□□□□为嗣,万不能更动,至于述善堂财产,本应归承继人承领。
伏思我一生,兢兢业业、省吃节用,所积财产虽不谓甚钜,亦可谓家道□□□□□□亲生四女,伊等亦未免有所希望,我亦不忍令其向隅,筹思再三,只得将我身后所遗述善堂名下全部财产,除世昌德、金丽泉、元增涌□□□本利、积金厚成,以及盐滩白庙子土地、住宅一所不计外,其余有动产、不动产,东丰、西丰土地,以我各项股分、生意股票、现□□□□□□股平分。以一股分四小股,姑娘四人,无论已出阁、未出阁者,每人各分一股,(姑娘如此分去,既是□一人之□想,又当别论矣,以兼钱法毛荒□□不如此而)。须烦有侄费心与其管理,□□□□□□一样管理,是所至感至佩,愿承去者听其自然而已。前已用过之款以及四女各堂存款,均不在此内。此是我曾托孤之语,总宜此□□□□速履行为,是言至此至矣尽矣。尔等向有侄好好商之可也,我别无可托之人,只此重要之件,须在意可耳。一字一珠,一字一泪,千万□□□误更动。土地、房间,彼等日后有不欲久留者或欲行出手者,照公须价值按照八折,需于述善堂名下收回。此系载在条约之内,不得□□。房间、土地过继之日,即行分劈清楚,万不可在伙中分租子,以免多事,至要至要!
余一股以□世昌德、金丽泉、元增涌三号本利积金□□,以及盐滩白庙子土地、住宅一所,归于王锡琏名下掌管。但是该号□生意自过继之日起,每到清明分下钱来,再按两股平分,以一股归于王锡琏名下掌管;以一股归于王海安名下,作为五个未亡人养老之用,按五份均分,此钱该五个人不得分散与外人(外人各自有钱,不应再分,亦不应再要)。自用□□行善济贫,随其自便可耳。以现在而论,尚有未字之女二人,日后二女出阁之时,每人由述善堂名下拨给一万元,作为妆奁之费 (临出阁一年□□□□□于平日归宁,往返川资□□□□述善堂担任)。再,四箴堂当此钱法毛荒之时,产业似乎不多,只可将自置傅□□苇塘半分,□□给与四箴堂名下经收管理可也。如能终身守□,之志靡他,持斋念佛,三十年后可嘱咐锡琏,与其请旌建坊(照例二十五年为合例),□□□建一座牌坊,即在先母牌坊之东一面。小一些,工料粗一些,不□□□□希望者然已,谈何容易之事,姑视之而已,尔等酌之,我亦不□。
本年6月,王焕澜病情加重,家人为其聘请僧众超度灵魂。“本埠老爷庙后街住户王海安,前清时曾宰文安县事。自政体改革后,王解职旋里,涵迹林泉,不问世事。前因旧疾复发,卧榻缠绵、医药罔效。乃在本埠新修之大禅林楞严寺许愿,谓如佑彼安全,修寺之款愿独力担负。该庙视见有如此大檀越心喜若狂。日日宣诵佛号,祈王病愈。讵佛也无灵,不但病未稍痊,且竟遽而委化。现其家族正为之延请僧众,设蘸超度云。”[68]民国年间,百善、述善两堂已由白庙子迁往老爷庙后身,即西市区永庆小学路南称作“朱家大院”的地方居住。据说该房址还是从侯家油坊富绅王氏手中所买。王焕澜在这次重病中,于五月初一(6月21日)故去。王故去后,其夫人将一份遗嘱拿出交于王仲羲,并当众宣读。此遗嘱随后镌刻在石碑上,安放于王家花园,作为王氏后人遵循规则。
本年6月,王仲羲伙同他人欲承包河北淤滩,特向官地清丈局申请勘验。“民等王仲羲、王荩臣、张树声、王汝翼、富连奎在营口河北区原伙领刚草嘴苇塘一处。今在该塘之正东河沿暨东北河沿相连新退出淤滩一段,约五百余亩。”[69]王家事业的范围越来越大,应该说是一帆风顺。
本年6月,著名京剧女老生孟幼冬在小红楼演出《捉放曹》、《乌龙院》等剧。台风雅致,技艺不凡,为营口菊坛增添了新鲜感。当时,京剧界素有“营口码头戏难唱”之说。因此,一般艺人不敢来营,凡是来营口的名角,都注重演好第一场“打炮戏”。炮打响了,天天满座,炮没打响,戏园冷落,只好“打马回营”。于是,小红楼自然形成了名角演出的舞台。营口的小红楼同营口的大商户一样,南北驰名。
本年7月,世昌德、义生利、公益堂、永盛粮店、同盛永、德裕生七家商号因买卖炉银,违犯行规,被官府拘押罚款。世昌德在出具的甘结书中称:“埠商世昌德财东王述善堂、王仲羲、执事人乔君平,情因敝号所为营业违背命令,曾被本埠警察厅查获,呈报道尹拘押罚办在案。商人自知藐视命令,罪无可逭,必遭重责。于是恳求本埠总商会谢、郝两会长以及众会董等转恳道尹从轻罚办。果蒙恩施格外仅罚奉大洋贰万捌千元……愿于罚款之外再尽楞严寺、同善堂以及办理学堂,建孔庙各项义务奉大洋拾万零肆千元以赎前愆。”[70]统计涉案的六家商号纳款数目及用途:“王仲羲、王述善情愿捐助大洋十万零四千元;埠商公益堂、永盛粮店即永生恒、义生利、同盛永、德裕生等五家奉大洋五千元。以上四万元建修圣庙;三万九千元创办市立小学并捐助楞严寺二万元;同善堂一万元。”[71]王氏家族为此案的花费应属不小,有此义举也是可嘉。
本年8月,世昌德等号因商业过失而受到官府罚款。在辽沈道尹给总商会的公函中称:“贵会缴送埠商世昌德等罚款奉大洋三万元,当经本署照数收讫,相应函复贵会查照。”[72]三万元罚金应该不是个小数目,非法的金融活动不可取。
营口有文庙一座,最早位于大水塘村北,民国五年移至五台子村前张营。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双庙子南街(今石油化工厂院里)动工重建,1928年文庙建成,有资料予以详细记载:“文庙旧址初在邑内大水塘村北,湫隘不堪。民国五年,县知事朱佩兰就五台子村前张营旧址改建。未及蒇事去任,知事李仙根继成之,仍属因陋就简。辟处乡曲,士民多无从瞻,仰且与春秋两祭往返殊感不便。十五年春间,知事靳造华奉教育厅通令,凡各县未立者,一律修建,旋于双庙子南街择地重修。”[73]包括王仲羲在内的埠内士绅发起募捐,重修文庙。“营埠文庙多年失修,殊与观瞻有碍。埠内士绅久已蓄志重修,以示尊崇,而壮观瞻。只以款项无着,迄未动工。兹经士绅郑兰田、王筱轩、王仲羲、张子樵等发起募捐,闻已集有成数。而县立各学校教员、学生亦均出资捐助。此番之助捐者既如斯踊跃,当能达到修成目的云。”[74]现今文庙遗址只剩一段残垣断壁。
本年12月,关东、甡甡、三明火柴公司为续组联合会,恳请商会继续保证。“公司等为互保利权,组织火柴同业联合会,拟定章程,恳请贵会保证担任罚金责任……。现以第四届期满,今复续定公约,将南北满名义更为奉吉火柴同业联合会,拟定章程十七条。关东公司保人(世昌德记)、甡甡公司保人(同安得记)、三明公司保人(德盛利记)。”[75]看来,关东火柴公司的经营还是一帆风顺的。
民国十六民(1927年)元月,世昌德、兴茂栈等面粉业户,为当局加征面粉销场税而向商会呈诉。“为纳面粉销场,恳恩转请变通办法,以免重征,而舒商困。事窃,于日昨承蒙贵会宣布谓,接税捐局公函,凡外省运营面粉概纳销场。昨又有税局派员按家盖章。”[76]外省的面粉在当地因已交销场税,在此地再征属重复征税,这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不知后续如何?
由于世昌德有经营面粉等粮食业务,而粮食的计量,当年是要用“官斗”,而“官斗”的使用须缴费领照—斗帖。本年3月,税捐局下文,换领新帖。“(营口税捐征收局公函第十号)迳启者,本埠商号世昌德于上年二月请领斗帖三张,暨武田商店请斗帖一张,又裕盛兴、福和义于上年三月请领斗帖各一张,又东记请领斗帖二张,现均逾期,未便再延。相应函请责令烦催各该商缴款,连同旧帖送局,以凭汇领,勿任再延。”[77]现今社会没有这些手续,反映当时社会的落后。
本年3月,由于经营不景气,包括世昌德在内的营口多家油坊的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为了控制局面,商会向警察厅致函要求派警弹压。“迳启者:兹据本埠众油坊东永茂等十六家执事来会报称,为因钱法毛荒,各油坊工人已于昨日一律罢工,要求增薪,恳请设法解决,以维商业等情,敝会当即召开董事会,一面邀集各油坊执事并工人代表等到场,秉公议决,按照工人原有工资每一元增加五角,按之物价比例甚为公允……。并希按照油坊之家数,每家派遣警士一名,以资监视弹压,使再有举动罢工情事,即事非分要求,请即带厅惩办。相应函请贵厅,希为准照所请办理为荷。此致营口县警察厅。东永茂、厚发合、振义生、西义顺、裕兴盛、兴懋东、鸿兴长、东记、兴懋长、日新昌、世昌德、永和祥、同兴永、义昌慎、兴源长、天生厚。”[78]经济艰难时期更要调解好劳资双方的利益,这也有利于企业及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年5月,营口有公聚号因生意亏赔,欠众多商户款项,其中包括世昌德号在内。为此,世昌德等号向商会投书:“公聚号应营业亏赔已经呈报贵会在案。查该号欠商等营银五万一千九百五十六两五钱……该号股东均属富有资产……具呈人,世昌德、永和厚、永和庆。”而公聚号在应诉状中称:“公聚号闭业后,所余货物折卖,以偿外债……。其经理叠申其、股东速来营埠磋商,偿还外债……。将余存货物先行折卖。”[79]看来,此次债案有望解决,世昌德的损失不会太大。
王焕澜(海安)于上年五月初一病故后,其灵柩一直存放至周年。1927年6月5日王氏出殡。“埠西关帝庙后富绅王海菴(安),于客春因病逝去,停柩到今……于殡期五日在门前施放义钞,每人奉票一元,用为死者免生前之罪戾。”[80]王海安享年55周岁。
本年六月初一日(7月17日),是本年银炉业结算的第二个卯期,各商家账内的相关客户都要互相对码。而东记账内有一笔泰顺增号支银贰千余两(使用支票)的账目,而泰顺增账内并无此笔款项,从而牵出一桩支票骗银案。东记在给商会的诉状中称:“商号于初一日各家对码,至泰顺增差银贰千壹百肆拾两。当即双方对账为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每日支银五百叁拾五两,共支票四支,而泰顺增账上未收此四笔之银。复将支票检出核对,而泰顺增并未开此种支票。知其中必有疑问,复至各使支票之家斟问” [81],方知其中大有玄机。原来这是一宗牵涉奉票买卖的案子。营埠有泰和春商号,其执事人张百恒托经纪人李景林购买奉票,而支付的支票却是假造的泰顺增号的支票。这是仅有的一份披露泰顺增的资料。泰顺增号的前身即协昌永,二者的位置就在现今辽河大街中段路南的新华百货,当年就经营绸缎、布匹等日用百货。
营口是南北货物贸易枢纽之地,民国初年,南方货物运营的纳税程序是:生产地商户缴纳生产税;出关入关缴海关税;销售地缴销场税。民国十八年(1929年),营口税捐局突然下文,要求对销往外地的南货再加增生产税,这给营埠商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以世昌德等营埠51家商户,向商会投诉并转税捐局要求免征此税。“商等向以代理江、浙等处客邦杂货为业,装运火轮、杉、雕各船。进口起运之初先纳海关正税,一道抵营之后再纳海关半税,领有税票、鸿单,将来运销外埠即持税票赴税捐局请领护照,行之已久。此次税捐局传令,此项进口杂货一律征收生产税。奉令之下,曷胜骇异。”[82]从文中可知,旧时的税制比较苛刻。现今的商品生产、流通只有生产税和销售税两种,并都统一为增值税。国内商品流通无须缴纳关税,也无须起用护照。旧时的税制限制了商品的流通,从而损害了经济的发展。而民国十八年的税捐新政更是没有道理。只是不知交涉的结果如何?相信应该回归旧章。
民国年间营口的榨油业兴旺发达,而豆饼市场也是四方厂家互相竞争。营口16家油坊可能有价格约定,而外城饼户提价销售,从而破坏了本地规则。为此本年(1929年)5月,包括世昌德油坊在内的营埠16家油坊联名向商会投诉。“外饼加价破坏规例,恳请严加取缔。…外城所来台河饼单独提价买卖,倾害本埠油坊。”[83]本地油坊的这种作法不知是否符合市场规则?文中的“台河饼”不知是指何地。
1929年西大街向南拓宽,路南现存的各商号遗址大都始建于那一年。本年6月份,由合顺东、世昌德、永惠兴、兴茂福、恒利德、振义生、永泰昌等号联名上书总商会转函水道公司减低建筑用水价格。“自本埠市政命令退让官道、展宽马路以来,各商市房多数另行建筑,敝号等现已实行动工。”[84]这是营口城建史上一次重要事件。现今保存的世昌德遗址即是那一年修建的。
本年12月本埠有义昌慎商号,经营货栈及油坊,为山东田姓人士所设。民国十八年九月倒闭,欠世昌德号等营埠十余家商号债款四十余万两之巨。为此,世昌德等号呈文商会给予严追。“本埠义昌慎油坊去岁腊月间结账,每股尚开分炉银一万两。今年九月间忽然倒闭,拖欠商等炉银四十余万两。…该号田财东、乔执事召集质问,始言由山东调款还债。…准予将该财东田功廷、田君承、田僧一,执事乔裕轩等传案严追。”[85]义昌慎欠债四十余万不是个小数目,举债分红更是天下奇闻,不知世昌德这次损失如何?
1929年营口银炉开业资本与现资本比较[86]
家号 |
开业时间 |
资本股份 |
现资本
(1929年) |
世昌德 |
光绪十七年开市
(1891年) |
百善堂资本银7万两
百善堂护本银7万两
公善堂资本银3万5千两
公善堂护本银3万5千两
公积银19万3千99两3钱3分
计:40万3千99两3钱3分 |
50万两 |
永茂号 |
民国元年开市
(1912年) |
东永茂资本银5万两
东永茂护本银5万两
公积银9万两
公积厚成银14万8千两
计:33万8千两 |
20万两 |
永惠兴 |
光绪二十二年开市
(1896年) |
耕寸堂资本银20万两
耕寸堂护本银30万两
计:50万两 |
20万两 |
公益银号 |
民国8年开市
(1919年5月25日) |
资本银50万两
历年公积银12万5千110两
特别公积银1万5千5百两
计:65万1千1百两 |
50万两 |
厚发合毓记 |
民国11年开市
(1922年8月8日) |
51万6千1百66两1钱9分 |
50万两 |
东记银号 |
民国13年开市
(1924年2月22日) |
计:89万1千两 |
50万两 |
民国十九年(1930年),营口商会此时设有商事公断部,负责处理各商号债案等。但处理债案须要查帐人员负责,这并非公断部能一手包办。因此,本年9月,包括世昌德执事乔君平在内的四位公断人员,向商会郝相臣主席呈请委派查帐人员。“迳启者,本会公断部,殊关债务。敝人等虽才力薄弱,既承指定理当免为其难。惟关于债务之事,非考查帐目不能彻底。而查帐一事自非敝人得能办到。是以恳请主席核准指定派委查帐人员。”[87] 彻查帐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一般都由会计师来承担。
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世昌德在其日常经营运作中未免有商户外欠账之事。而大多商户的货品都在保险公会缴费保险。有些不良商户在货品损失取得保费后拒不归还世昌德号的欠款,为此,世昌德等号向总商会请求,遇有应偿保费先登报声明归还欠款后方得获取保费。“呈为防杜朦骗環恳转请保险公会,遇有应偿险费先交贵会转存以维商业。事窃,本埠各商为慎重起见,无不将所有存货照时价依数保险。惟有不良分子如营业稍有亏损,一旦失慎,赔款到手即隐匿他处,然后任意支吾赖债不还。商等以存放炉银为业,凡全埠众商皆有往来。此种倾骗之事屡屡发生,受累非浅,若不设法严防则互相傚尤遗害无穷是以。不揣冒昧恳请贵会鉴核,体念商艰准予维持,转咨保险公会向后遇有应偿险费先交商会转存,由会登报声明再归原保主收受。如此信用名誉两有裨益,庶免朦骗而纾商累实为公便。[88]生意场上得处处设防,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本年6月,世昌德一柜伙携款潜逃。“老爷阁西路南世昌德一柜伙吕芳圃,年五旬,本地人。于昨乘人不备,携柜款若干潜逃。”[89]商号内部出现了变故,这不是好兆头。
本年9月,王仲羲在本埠马市街拥有的数十间房产,因与租户得发大车店房租一事产生纠葛而将其告上法庭。得发店执事高云乔在给商会的诉状中称:“原告人高云乔,年四十五岁,营口县人,商住本埠马市街德发店。被告人王仲羲住本埠普济医院南街……。商在本埠马市街开设德发店生理,系供乡间来往大车卖粮、运货住所之营业。非院落宽阔能容留大车之来往不能以营此业。商自民国八年见该房院落宽大,由朱姓手内租住后,该房归该被告人(王仲羲)所买,仍行赁租。商住今已十二年矣,房租一项分文未欠。至民国十八年,双方合议每间每年现大洋五十元。该院共平房六十八间,北通马市街马路,南至石头道,商仅占用十九间,每年租价共计现大洋九百五十元,早已交付,并无托欠情事,有帐可查,且照本埠习惯双方订立契约,异无院租。忽于日前,该被告人在地方法庭控商托欠伊之房租、院租现大洋八百四十五元,奉小洋五百六十元,并有帐可查,请为判决等语。”[90]又是一宗房租纠纷,事情何因?无法深究。此时,王仲羲全家已迁至普济医院南街居住。马市街的房产不算少,其房租应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本年夏季,京剧名角汪笑侬、著名十大须生贯大元、武生张云溪、名角高百岁、著名旦角黄玉华等,先后来小红楼戏园演出《马前泼水》、《张松献地图》、《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剧目,演出后深受欢迎和赞赏。
“九·一八”事变,东北社会遭受空前劫难,营口的买卖交易又发生严重的阻碍。银炉家破产者、倒闭者,彼仆此继。过炉银私贴价格惨落,营口市面的流通额急剧缩减,造成金融梗塞之悲运。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设年号为大同。从此,营口的经济与社会受到了日伪当局的严重摧残与破坏,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本年“七月间,世昌德粮坊被匪绑走执事二人,票价现洋二万元。”[91]世昌德又摊上了大祸,不知后事如何?
大同二年(1933年)9月,王仲羲特邀海城名医阎海川来营口举办万国道德会。“营口大善士王公仲羲,专诚邀请,特在营埠税捐局马路街设立道德分会,附设性理疗病社。由于大同二年九月九月成立,除每日讲演道德挽世风外,计今二年于兹,和睦家庭五百余户,化愈病者四千余人。”[92]当年的税捐局在现今二职高西位置。道德会的经费是由王仲羲与述善堂共同负担。“营口县王一善堂,为实业界之首善,而家产足称一方之富者也。主人王家麟,字仲羲,好善不倦,凡助捐善举,赈饥灾黎,虽衷资倾尽,亦不惜也。尝自言曰:储得金银留祸水,积下阴骘益儿孙。于大同二年九月九日,又在营口税捐局东胡同马路北头设立万国道德会营口分会,与王述善堂同担常年经费。”[93]道德会及理疗病社的举办,为营口人民在身心健康方面带来了莫大的益处。
本年11月,日伪政府在统一币制的美名下,于一九三三年(伪大同二年)十一月三日以伪财政部的命令:禁止过炉银的发行和流通,关闭银炉,另成立营口商业银行。依过炉银而成立的债权债务关系,以财政部公定的标准价格为基础,一律换算为伪币,予以结算。过炉银对伪币的换算率是为四与一之比。
十一月四日,设立营口商业银行筹备处。七日,组成了过炉银整理委员会,积极从事整理工作。当时,经过倒闭风潮以后,剩下的银炉为下列四家:
一九三三年营口银炉表[94]
商号 |
资金(炉银) |
公积金 |
开业时代 |
永茂号 |
二十万两 |
十八万五千两 |
光绪三十年(1904) |
世昌德号 |
十万零五千两 |
五十一万五千两 |
光绪十七年(1891) |
公益银号 |
五十万两 |
十八万两 |
民国八年(1919) |
永惠兴号 |
二十万两 |
二十万八千两 |
光绪二十二年(1896) |
其中永惠兴号首先于一九三三年(伪大同二年)十月六日关闭。至此,营口商业银行接收的银炉只有世昌德、永茂号、公益银号三家。三家银炉(永茂号、世昌德号、公益银号),截至同年(1934年)一月二十九日为止。将所有一切依过炉银通货计算的债权债务,统统移交于营口商业银行继承之。营口商业银行对继承的三家银炉对外债权,自继承之日起,向债务者征收月利一分三厘的利息。银行对代替银炉所垫付的款项,以每月底的金额计算。按月利七厘计算利息而征收之。盛行营口70余年的银炉业,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王氏及世昌德的其它业务部门照常营业。
1934年营口油坊一览表[95]
字号 |
所在地 |
资金(元) |
经理人 |
世昌德 |
西北街 |
30000 |
李晓山 |
机器种类 |
台数 |
日制造能力(片) |
上半年产量(片) |
水压 |
40 |
3120 |
96134 |
康德二年(1935年)由阎海川先生兴办的道德会及理疗病社取得了好的业绩,而赞助者王氏家族也受益匪浅。“葵儿,一幼女也。在营口王述善堂,充当使女,侍奉老太太甚殷。葵儿年十八岁,精神伶俐,甚得主人欢心,故格外看待,令入校求学,以增知识,而习女仪,可谓待下施德,恩宽之至矣。一日葵儿由校归来,侍奉主母毕,坐于廊下,忽觉头部奇痒,遍生疙瘩,心甚厌之。”后来,葵儿在阎医生的调教下,很快痊愈。这里的“老太太”即王焕澜的吴夫人。“而王仲羲之岳母,偶患时疾,为鸦片救急。其妻孙夫人,见母吸烟,大为不然,乃劝之曰:母亲有病,儿当延医治之,此种毒物,初用之有验,久则无灵,尤能引人成瘾,不但无益于身,且能有害于寿,切勿染此也。然其母因病之累,闻言大怒,尔觉化钱难受,此款吾已交纳,汝不必分神劝吾。于是孙夫人见母亲生怒,当时认错,向母亲行礼。”[96]这里的孙夫人即前文提及的孙雅泉二女儿,孙的母亲即孙宋氏。看来,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家庭风波也恢复了平静。
世昌德经营一家“三菱代理部,”地址位于“西大街一二九(号)”[97]三菱代理部又称“德记三菱部,合资会社。昭和十二年(1937年)2月18日设立,代表社员井田哲,西大街一二九(号)”[98]三菱代理部是世昌德代销日本三菱洋行产品的部门。“日本三菱洋行内部组织及业务情况与三井洋行相似,经营猪鬃、纸张、糖果、人造丝织品等,并批发给中国商号代销。”[99] 三菱代理部位于世昌德银炉东侧。
康德六年(1939年),世昌德关联商号还有如下几家。
1939年世昌德关联商号表[100]
店 名 |
经理人 |
地 址 |
行 业 |
世昌德大屋子 |
乔君平 |
西大街一二八号 |
货栈 |
世昌德油坊 |
李晓山 |
广隆码头街 |
油坊 |
三菱代理部 |
乔君平 |
西大街一二九号 |
百货 |
世昌德栈房 |
乔君平 |
老爷阁西后河沿 |
面庄 |
伪满后期,关东火柴公司的经营状况还是良好的。
1940年~1944年营口火柴工厂生产能力及产量统计表[101]
工厂名称 |
地 址 |
工人数
(1941) |
年生产能力
(1944) |
生产量 |
1940 |
1941 |
三明火柴厂
甡甡火柴厂
关东火柴厂 |
营口
营口
营口 |
632
310
40 |
78,300
78,900
63,900 |
116,811 |
115,179 |
注:(单位 箱),每箱装:硫化火柴2,400盒;大安全火柴100盒;小安全火柴2,400盒。
从统计表中可知,关东厂的工人数目少,而生产能力却不差,应该是工艺比较先进,因此生产效率高。
关于小红楼的产权,“后来百善堂分家,小红楼戏园归王锡英(王盈珊)所有,王锡英接管后,委托市内世昌德商号管理。1945年归王锡英二弟王锡瑜所有。”[102]
(王孟玉)王守基(王家麒) |
(1)王锡瑛 |
(2)王锡瑜 |
(3)王锡珊 |
1949年,营口市组建工商业联合会。“关东火柴公司,王锡琏。”[103]为会员之一。1951年,关东火柴公司并入营口光华火柴厂。
综观营口白庙子村王氏家族的发展创业史可知,王家是营口清代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在一世祖到四世祖的辈份之间应有人在山东做过官,因部分白庙子王氏称自己为山东登州人。但笔者经考证还是认为直隶滦州人。从王氏世祖开始便有家人走上经商创业之路。尤其五世祖王焕澜(海安)学有所成、官居要职。王氏家族以世昌德银炉为核心,兴办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企业字号,尤其是文化娱乐界的小红楼的诞生给营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很难准解而全面地展示王氏家族这一发展创业史,这要留给今后的研究之中。
参 考 文 献
(1)营口市白庙子村王氏:《王氏堂中三代宗谱之神位》。
(2)《营口新报》1938年10月22日:〈西白庙子区九圣祠,为有唐时代所建,王区长拟发起募捐补修。〉
(3)于阜民:《于阜民文选》(2007年),第393页。
(4)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为清算帐目公立字据存案》(1912年)。
(5)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为清算帐目公立字据存案》(1912年)。
(6)《营口市粮食志》(1988年),第143页。
(7)《营口县志》(1933年),手刻本,第111页。
(8)《营口县志》(1933年),手刻本,第104页。
(9)营口市档案馆:《奉天省营口厅银炉表》(1910年)。
(10)营口市档案馆:《营口广潮建三江众商等禀恳出示并札饬各州县严禁小船装豆使水》(1903年)。
(11)《营口戏曲志》(1988年),第276页。
(12)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函为兴隆发何万春骗财肥已》(1907年)。
(13)罗饴:《东盛和债案报告·卷二》(1910年)。
(14)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禀容发合李献之倒欠请咨厅提追》(1907年)。
(15)营口市档案馆:《王伊函商东盛和饼油飞乌豆办法》(1908年)。
(16)营口市档案馆:《裕盛增世昌德恒有为等六家禀恳公会新民分会追永升长欠款》(1908年)。
(17)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禀移厅追元顺和欠款》(1908年)。
(18)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禀恳移厅归元顺和讯追》(1909年)。
(19)营口市档案馆:《审判厅函调查永升长欠世昌德各号帐簿是否相符》(1909年)。
(20)营口市档案馆:《众商西议顺等禀为普济轮船扣货勒费》(1909年)。
(21)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恒义利大盛亨禀追吉林公升庆债款》(1909年)。
(22)营口市档案馆:《营口商会移据世昌德等号禀告吉商公升庆欠债不偿恳转请查封》(1909年)
(23)营口市档案馆:《函请巡警总局将同兴宏世昌德柜伙开释》(1909年)。
(24)营口市档案馆:《函请总局验明世昌德与马姓界址以便舒理》(1910年)。
(25)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禀为修房恳转请验明界址》(1910年)。
(26)《盛京时报》1911年6月17日:〈正隆银行已选定总理矣〉
(27)营口市档案馆:《会通锦禀追称长和福欠款》(1911年)。
(28)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为算清帐目公立字据存案》(1912年)。
(29)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恒兴公禀恳转请盘山厅分会扣息》(1913年)。
(30)营口市档案馆:《西义顺等禀恳请税务司照旧核对总单》(1913年)。
(31)营口市档案馆:《义顺厚厚发合等禀追荣和兴欠款》(1914年)。
(32)营口市档案馆:《关东火柴公司禀恳转请备案》(1915年)。
(33)营口市档案馆:《永远兴禀为同庆公欠款不偿恳请饬清还》(1915年)。
(34)营口市档案馆:《红楼茶园执事王景山禀为剧团消疏请免捐由》(1915年)。
(35)《盛京时报》1916年5月25日:〈剧团竟争〉。
(36)《盛京时报》1916年8月10日:〈红楼剧团开幕〉。
(37)《盛京时报》1917年3月31日:〈藉电影筹助善款〉。
(38)营口市档案馆:《义顺栈禀为海城庆成和设计图骗恳转请将货扣留》(1917年)。
(39)营口市档案馆:《志发合世昌德等禀恳转请财政厅免征子口货物销场》(1917年)。
(40)《盛京时报》1918年1月21日:〈争买园地之纠葛〉。
(41)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禀恳转请龙口商会向源发东扣卢德生兑款》(1918年)。
(42)营口市档案馆:《奉天辽沈道尹兼交涉员函为小寺洋行卖与世昌德炉银》(1919年)。
(43)营口市档案馆:《审判厅函调查金少堂卖与王仲羲地基》(1919年)。
(44)营口市档案馆:《商会函请世昌德执事李前颖之子被绑架发给护照前往探访》(1919年)。
(45)营口市档案馆:《关于本埠梨园劝剧》(1919年)
(46)《营口县志》(1933年),手刻本,第111页。
(47)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万兴利等十家禀恳转请义县商会追同升庆欠款》(1920年)。
(48)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恳转请山海关监督照烟埠出口丝货免税》(1920年)。
(49)营口市档案馆:《营口县总商会呈为设立裕泰号茶栈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
(50)营口市档案馆:《西义顺债务(二)·查封袁芸生房地》(1920年)。
(51)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函更夫姜志武被警凶殴恳请保护》(1920年)。
(52)营口市档案馆:《西益盛益盛远债务》(1921年)。
(53)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南源顺公兴成等十四家恳转请查整仁记栈财产》(1921年)。
(54)营口市档案馆:《王仲羲呈为建筑牌坊拉运石料请转咨保护》(1922年)。
(55)杨庆昌等:《营口碑志辑注》(2012年),第228页。
(56)聂承恩:《“今之孟母”与“今枝孟母”》,《营口市志通讯》87年第3期。
(57)营口市档案馆:《宏顺东世昌德等禀恳传追东庆成东赵子勤由景堂债款》(1922年)。
(58)营口市档案馆:《潘玉田等号呈为创立商业储蓄会》(1922年)。
(59)刘书牛:《关于王家花园诸事的商榷》,《营口市志通讯》89年第1期。
(60)营口市档案馆:《王仲羲呈为房客拖欠租金恳请传讯勒令交租》(1923年)。
(61)营口市档案馆:《函请警察厅将世昌德办公人力车发给免捐执照》(1923年)。
(62)营口市档案馆:《关东甡甡三明火柴公司为组织联合会恳准予保证》(1924年)。
(63)营口市档案馆:《满洲物业旦睦良呈控积善堂代表王铭三欠债不偿恳为追讨》(1925年)。
(64)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请领营业照》(1925年)。
(65)《营口电话番号簿》(1939年)。
(66)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油房执照》(1925年)。
(67)杨庆昌等:《营口碑志辑注》(2012年),第227~228页。
(68)《盛京时报》1926年6月22日:〈佛竟无灵〉。
(69)营口市档案馆:《清丈局批令查王仲羲□领河北淤滩》(1926年)。
(70)营口市档案馆:《义生利世昌德公益堂永盛粮店同盛永德裕生为买卖炉银被罚》(1926年)。
(71)营口市档案馆:《商会函据世昌德财东深知违令提议建修孔庙及助义学等款》(1926年)。
(72)营口市档案馆:《道尹函为世昌德等罚款收讫》(1926年)。
(73)《营口县志》(1933年),手刻本,第145页。
(74)《盛京时报》1926年10月8日:〈助捐踊跃〉。
(75)营口市档案馆:《三明甡甡关东火柴公司为续组联合会》(1926年)。
(76)营口市档案馆:《世昌德兴茂栈等为面粉销场恳转请变通办法》(1927年)。
(77)营口市档案馆:《税捐局函催世昌德等换领斗帖》(1927年)。
(78)辽宁省档案馆:《函请警厅派警弹压油坊工人》(1927年)
(79)营口市档案馆:《公聚号债务》(1927年)。
(80)《盛京时报》1927年6月10日:〈施钞济贫〉。
(81)营口市档案馆:《东记银号呈为泰和春张百恒使假支票骗银》(1928年)。
(82)营口市档案馆:《永远兴等五十一家为恳转请免征出产税》(1929年)。
(83)营口市档案馆:《东永茂日新昌等十六家为外饼应行取缔备案》(1929年)。
(84)营口市档案馆:《合顺东等建筑楼房请转请用水减价》(1929年)。
(85)营口市档案馆:《义昌慎债务》(1929年)。
(86)资料:《1929年营口银炉开业资本与现资本比较》(1929年)。
(87)营口市档案馆:《乔君平等呈请公断部多关债务恳指定派委查帐人员》(1930年)。
(88)营口市档案馆:《公益银号等为防杜朦骗起见恳将应偿险费先交商会转存》(1931年)。
(89)《盛京时报》1931年6月4日:〈柜伙潜逃〉。
(90)营口市档案馆:《得发店执事高云乔为王仲羲独开恶例强索院租恳请公断》(1931年)
(91)《盛京时报》1932年9月16日:〈杨营长救回人票〉。
(92)阎海川:《性理疗病征验录》(1936年)。
(93)阎海川:《性理疗病征验录》(1936年)。
(94)邹作民:《伪满中央银行的设立与币制统一》(1965年)。
(95)《营口市粮食志》(1988年),第150页。
(96)阎海川:《性理疗病征验录》(1936年)。
(97)《营口电话番号簿》(1939年)。
(98)辽宁省档案:《营口商工人名录》(1941年)。
(99)《营口地方志》(1959年),第577页。
(100)《营口电话番号簿》(1939年)。
(101)东北财经委员会:《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
(102)李桂椿:《营口地名遗闻》(1996年),第11页
(103)营口市档案馆:《工商联档案》。